Skip to main content

母愛的牽引,終得圓滿- 一場跨越二十年的等待

母愛的牽引,終得圓滿- 一場跨越二十年的等待

二十年前的新春甫過,張先生在辛亥隧道發生嚴重機車車禍,驟然離世,年僅青春年華。一通噩耗電話,讓張母宛如晴天霹靂、悲慟欲絕。喪子之痛讓她幾近癱軟,連後事都不敢親近,僅能遠遠看著,淚流滿面。

愛子心切的張母,強撐著悲傷,將該做的七事、引魂、佇靈、火化、晉塔、入位一一辦妥,儘管長輩不送晚輩的習俗令人掙扎,卻仍堅持親自參與,盡為人母親最後的責任。之後,她將悲痛藏於心底,將注意力轉向工作,只有假日時,才會獨自前往福居地探望愛子,與兒子對話、傾訴思念。每每說著說著,便悲從中來、淚如雨下、無盡自責:若當初沒有答應買機車,是否就能避免這場憾事?

直到多年後,在同事介紹下,洪小姐兩度前往福緣慈惠堂問事,關心自身健康與事業。第二次離開時,悟慧師父提醒她:「下次來,跟妳談談祖先的事。」洪小姐欣然答應,卻因工作繁忙而未再前來。某日,由同事代為去電轉達金母神諭:「有話要對洪小姐說。」洪小姐隨即前來。師父開口即問:「妳祖先目前安奉在哪裡?」接著指出:福緣兵將在執行任務時,意外於洪家遇見一位年輕男子魂魄,在家中徘徊不去,並哭訴「很痛、很苦」。

洪小姐聽聞,臉色驟變,緩緩說出已過世二十年兒子的故事,並請求福緣慈惠堂協助,盼能替兒子解除痛苦與煎熬。

法會當日,洪小姐親自準備菜餚、茶水,並摺蓮花衣紙為兒子表達心意。法會初始,洪小姐擲出三個聖筊,確認兒子魂魄已至福緣慈惠堂。壓抑二十年的思念情感,在此刻潰堤。當兵將轉告師父:張先生魂魄並非從牌位所在之地引來,而是從辛亥隧道牽引而來,師父原欲讓其先享用飯菜、聆聽經文,卻見他全身傷痕累累、動彈不得,只能望著桌上飯菜流口水而無法食用。見狀,悟慧師父立即加持一瓶藥師琉璃光如來能量水為其療傷。

當洪小姐輕聲餵兒子能量水時,那句「慢慢喝,能喝多少是多少」,滿是母親的柔情與不捨,動人至深。之後再擲聖筊確認,張先生病痛已解,療癒圓滿。

然而,張先生說他從未聽過經文,洪小姐驚訝萬分,明明當年七事無一遺漏。悟慧師父引導她詢問兒子事故當年是否因引魂不圓滿所致,三個聖筊給出明確答覆。原來,張先生這二十年來流浪於辛亥隧道之地,成為孤魂野鬼,受惡鬼欺凌,想媽媽卻找不到回家的路。聽見這番話,洪小姐情緒再度潰堤,連聲道歉:「是媽媽的錯……」

悟慧師父安慰她,並提醒:張先生魂魄長期無所依,身心極度恐懼不安,唯有母愛才能重新療癒與鼓舞。於是,洪小姐坐在一旁,陪著兒子一起用餐、聽經,用最溫暖的方式,重新修補他破碎的心靈。

這場母子相聚的圓滿儀式,在時間緊湊中深刻進行。在福居地工作人員下班前,兵將護送張先生回到正確的牌位歸位。結束後,洪小姐的情緒漸漸平復說:「若不是金母慈悲提點,我怎麼會知道兒子流浪受苦二十年……現在總算安心了!」她擲筊確認,兒子已收執悟慧師父加持的十倍金銀財寶,圓滿離開前往福居地,回歸正道。

近來,福緣慈惠堂接獲不少此類法會委託,陽世與先人之間的情感連結與對話,總是令人動容。有的先人對草率辦理後事頗有微詞;有的仍受生前病痛所苦,直到後代得知,才明白過往儀式未竟圓滿。現代社會逐漸能坦然面對生死議題,慎終追遠之心不應僅是儀式,更應是心意與關懷的實踐。唯有用敬意與慈悲為自己與親人妥善規劃,才能讓人生功課圓滿無憾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0